首页 >> 新闻动态 >>泌尿系统疾病防治 >> 糖尿病简介 疾病症状和治疗 预防方法
详细内容

糖尿病简介 疾病症状和治疗 预防方法

病症简介

一、糖尿病疾病介绍:

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亦称消渴症。因为人体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而引起高血糖。本病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相对较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并发症。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目前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本病尚很难根治,只可控制好血糖,延缓疾病发展进程。


2.[危害]: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重要器官,导致动脉血管、微血管、毛细血管病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急性并发症不能及时处理,严重可危及生命。


3[并发症]:糖尿病如果持久高血糖,就会引起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肾脏、心脏、血管、眼睛、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常见严重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



一、糖尿病疾病症状:


1.[临床症状]糖尿病临床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疲乏无力等。

1)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3)其他症状:

可出现高血压、心悸、冠心病、下肢溃疡、蛋白尿和视网膜病变等症状。


2.[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胰岛B细胞功能检查、葡萄糖耐量实验。


诊断依据: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无症状者需空腹血糖≥7.0mmol/L和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才达到诊断标准。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3.糖尿病类型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A)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B)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一、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有: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均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生活方式和年龄因素:

1)饮食习惯、肥胖:进食过多,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体重增加而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年龄因素:由于年龄加大会容易导致各种人体器官机能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3.免疫系统异常:

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4.其他因素:种族、外伤、手术、分娩、精神刺激等是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肠道菌群失衡与糖尿病的关系近年来也逐渐受到重视。



一、糖尿病预防方法:

【防治方法】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和方针]糖尿病多采用饮食、药物、运动等综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降低体重,消化脂肪并联合降糖药物降血糖、食疗保健。


2.[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降糖药联用效果比较好,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糖尿病孕妇禁用。


2)注射胰岛素治疗。注射胰岛素,是外来的药物注射,药物依赖性大,停药会复发,不能重新恢复人体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所以难以根治。


3)[SG根治特效中药]

SG健康根治糖尿病的独特功效中成药,其配方和医治原理是:糖尿病最根本的,不是糖多的问题,而是人体器官对糖质的消化、吸收和消耗不良的问题;重新恢复人体自身对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根本解决糖质分解、消化、转化的问题。


人吃下食物,一部分是直接吸收糖质,一部分则转化为糖质,糖质再消耗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糖质消耗功能下降,血液、尿液中的糖含量就大大增加了。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大都是聚焦在如何降低血液和尿液中的糖含量,而不注重提高器官对糖质的消耗、分解、转化成能量这些方面。所以很难根治糖尿病。


SG健康根治糖尿病的独特功效中成药,聚焦于重新恢复人体自身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提升人体组织器官对糖质的吸收、分解、消耗和能量转化,器官对糖质消化、利用多了,血液、尿液中的糖含量就降低了。从而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


3.食疗养生保健: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饮食清淡、不沾烟酒。


4.[预后情况]

[治愈性]糖尿病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很难根治,只能控制好血糖,延缓疾病发展进程。

糖尿病是目前不能根治的慢性病,需要长期诊治。

[危害性]如果糖尿病长期不能有效控制,可导致脑中风、冠心病、失明、肾衰尿毒症、下肢坏死等严重后果,危害很大。







  • 电话直呼

    • 19195811682
    • 韦策腾 :
  • 扫一扫加微信weijh31

seo seo